2025年3月4日至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年度政策 "风向标",两会不仅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关键平台,也为观察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

 

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今年两会向国内外传递出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扩大内需市场" 的清晰信号。


一、 锚定增长目标:以 "稳定之力" 应对外部冲击

2025年,中国政府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定为“约5%”,与去年保持一致。这一目标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4.6%和世界银行预测的4.5%,彰显了政府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以及实现长期增长目标的决心。尽管这一目标在连续三年保持不变后,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标杆,但其依然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为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政府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采取了更加积极的立场。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创下30多年来的新高。这一举措将增加1.6万亿元的赤字支出,同时专项债券额度提高至4.4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增至1.8万亿元。这些措施将推动政府总支出增加3.6万亿元,同比增长9.3%,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补充银行资本和回购闲置土地等项目。

 

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货币政策定调从“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暗示将适时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这些政策信号表明,政府将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二、激活消费引擎:以 "内需之力" 重塑增长格局

与往年相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作为政策议程的首要任务。这是自2012年以来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消费提升至如此重要的位置。消费在中国GDP中的占比约为4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50%-7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3.5%,显著低于疫情前的近两位数增长率。

 

为应对这一挑战,政府计划通过两项主要措施来提振消费:一是扩大以旧换新计划,二是促进服务业发展。2025年,政府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的资助将翻倍至3000亿元,覆盖更多车辆类型、数码产品、家电和家居装修。在服务业方面,政府将放宽医疗、养老、育幼和家政等领域的监管,推动数字化、绿色和智能消费体验的发展,并优化休假政策,以刺激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消费。

 

此外,政府还提出了解决结构性制约的措施,包括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提供免费学前教育、增加中央政府对育儿的补贴以及扩大城市公共服务预算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消费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强化创新驱动:以 "科技之力" 突破发展瓶颈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并强调对生物制造、量子技术和6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支持。2025年,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支出将增长8.3%,这是今年预算中增幅较高的领域之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等技术突破成为了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政府不仅重申了对“AI+”行动的支持,还承诺推动人工智能模型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智能制造设备、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同时,政府还宣布将设立规模达1万亿元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支持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氢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加速技术与产业融合。

 

四、优化营商环境:以 "改革之力" 激发市场活力

两会明确提出 "两个毫不动摇",强调民营经济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了私营部门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江苏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时,特别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平衡传统产业升级与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民营经济对 GDP 增长贡献率超过 60%,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占比达 70% 以上。

 

针对民营企业关切的融资难、权益保护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并将开展 "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承诺解决随意收费、罚款和检查等问题,以营造更加公平和开放的营商环境。

 

这些政策信号表明,政府将继续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同时,政府也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私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五、增强外资信心: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中国对外资的开放承诺,强调将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承诺进一步简化跨境投资审批流程,扩大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对外开放,简化外国商务人员的签证程序,加紧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并为封关做好准备,旨在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增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中国欧盟商会对此表示,乐见政府在解决结构性挑战上的努力,包括减少政府债务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结语

2025年的全国两会,不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制了“以内需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开放为支撑 ” 的新发展格局,也传递了中国政府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推动消费增长和科技创新的明确信号,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重要指引。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中国的发展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以 "稳" 的定力、"进" 的魄力、"创" 的活力,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了确定性力量。对于企业而言,理解这些政策信号并据此调整自身的市场策略,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关从业者而言,精准把握中国政策脉搏,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将成为提升全球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


北京智云图咨询有限公司 公共事务团队

CHINA ADVOCATE

您的品牌教练